廉洁文化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湖理清风 - 廉洁文化 - 正文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走近湖湘文化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04-01   浏览次数:

岳麓书院内景。匾额文字为“道南正脉”,两侧对联为“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湖南长沙湘江橘子洲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明,由丰富多彩的中华地域文化共筑,湖湘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环,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让我们一起追溯湖湘文化流变脉络,感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

湖湘文化在源远流长中一路走来

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中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人杰地灵,大儒迭起,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

作为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中一路走来。日破云涛,月临星汉,从唐代以来所确定的“湖湘”,已经成为湖南人文地理的重要概念。朱熹在其著述中大量使用了“湖湘之学”等词语。明清以来,海内外学者将这里特有的地域文化称之为“湖湘文化”,这是历史渐进中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前身是建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城南书院,是斯文在兹的追溯。“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这样纵横古今的好句,出自《城南唱和诗卷》,乃朱熹为和张栻城南诗20首所作。城南书院原是南宋“中兴”宰相张浚的居所。

随父亲张浚而来的张栻,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父亲之命,前往南岳衡山拜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宏为师,写出大量学术著作,留下重要的理学思想与教育思想,后成为湖湘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与同时代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礼记·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湘水前横,麓山在望,彼时张栻和朱熹在此,热心于讲学论道。他们在城南唱和论学,也在不远处的岳麓书院留下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朱张会讲”这一历史佳话,成为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学术会讲。

无独有偶,张栻主教的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均影响深远。岳麓书院的学脉,从宋代的“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绵延至今,与一师相辉映。岳麓书院楹联有言:“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文脉载体,是读书人安身立命、追寻真理的精神家园,也是从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线索,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气和情感根脉。晚清名臣曾国藩20岁时就学于涟滨书院,这是张栻学生周奭曾经讲学之地,24岁时就学于岳麓书院,当时的山长欧阳厚均,也曾受到张栻教育思想的重要影响。从曾国藩后来的教育思想看,明显传承了张栻注重致知、讲究察识、努力涵养的思想底色。

晚清以来,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湖湘文化则在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代湖湘知识群体毫不犹豫投入到谋求国家独立富强的历史进程当中,在接受西方近代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巨浪的冲击下,胸怀家国天下、立志大同,坚守文化主体性,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与推进。如魏源呼唤“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睁眼看世界,但坚守中华文化基因,坚持把古代政治文化史上的“三代之心”作为经世致用的文化理想。谭嗣同则坚持以“仁”为核心,赓续传统而建构强调文化主体性的文化体系,著成《仁学》。

守住传统、通往世界的文化气度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批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青年学生,作为新民学会的主要发起者,以天下为己任,注意自我修养。新民学会取义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而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则是他们的老师杨昌济。

杨昌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出身于一个有着理学渊源的家庭,深受湖湘文化影响,吸收“诚”“静”“敬”等重要理学观念,坚信道德教育的力量。他主张人应处繁如简,善养浩然之气,不求名利,做实事,戒空谈。杨昌济早年就读于岳麓书院,青年时拥护康梁变法,参加南学会。维新失败后,他闭门研读《皇朝经世文编》和王船山史论,研究魏源的经世思想和王船山的哲学。杨昌济认为,政治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无善良之政治,则不能有善良之教育;抑可云无善良之教育,则不能有善良之政治”。

杨昌济认为,从教育上求变,则是自下而来的变,效果虽慢却能持久。他先后在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第四师范、第一师范等校任教,支持成立新民学会,筹备创立湖南大学。全国新文化运动发轫时期,《新青年》问世,杨昌济尤为爱读,还积极向朋友、学生推荐,成为《新青年》在湖南的早期宣传者。他极力主张用“新时代之眼光来研究吾国之旧学”,对他的学生影响深远。杨昌济关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进步青年学子,鼓励他们成长为“柱长天”的“大木”。他191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资助蔡和森等赴法勤工俭学,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杨昌济坚定地相信,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是通往世界的,他说:“吾国圣贤之教,本取世界主义,故恒谓吾国为天下。”

上世纪初,青年毛泽东曾住在岳麓书院,从他的寓所推开窗,便能看到“实事求是”的匾额。1917年夏天,青年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不带分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上简单的换洗衣物和文房四宝,从长沙出发,游历了宁乡、安化、益阳、沅江4县,历时一个半月,行程900多里。在此期间,毛泽东曾在宁乡访贫问苦,曾在益阳留宿龙洲书院,并在宝塔下的资江游泳。

毛泽东此次游学的重要收获,就是认识到“救国救民的方法,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于是在次年的4月,毛泽东与萧子升、蔡和森等成立了被誉为“建党先声”的新民学会。三年后,毛泽东在给同学周世钊的信中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统,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方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青年毛泽东继承了杨昌济守住传统、通往世界的文化气度,将湖湘学派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经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进行了初步融合。

这批早期进步青年,带着深深的使命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大批湖南人走出家乡,做出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举,书写了“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壮丽史诗。

共同谱写湖湘文化新的篇章

“咫尺名峦讲席崇,湘江隔岸仰清风。由来胜迹千年在,收入南楼一望中。”湖南这片土地不仅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而且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大家、科学巨匠,造就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宏大气象。

2020年9月,在岳麓书院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望着“实事求是”匾额,凝思良久。“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湖湘大地,红色热土,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为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如今,我们再次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厅,两侧的墙壁上书写了分外醒目的校风、校训——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一师学生毛泽东所题;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则为一师老师徐特立所写。中国共产党人的风范,浸润在字里行间。

英杰辈出,湖湘文化千年延绵。时空交错,依稀之间,我们仿佛能看到道县荷花满塘的景致里,“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周敦颐为理学推开了天窗;我们仿佛能看到,春来秋往里,朱熹与张栻流连于城南光景,举杯痛饮,论千载事;我们仿佛能看到八百多年前的朱张会讲现场,两位文化巨匠如同两条河流互相激荡、交融,汇成一股文化思潮,朝我们奔涌而来;我们仿佛能看到新民学会成立在即,青年学子们脸上洋溢着昂扬的神采与笑容。

这些神采与笑容并没有被历史忘记。今天的青年学子,正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他们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

在湖湘文化的千年诗篇中,我们感受着生生不息的力量。“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湖湘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在当今社会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当珍视并传承这份文化财富,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吕欣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版权所有  九州网页版纪委办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湘北大道439号九州网页版纪检监察处
邮编:414006   电话:0730-8640142     Email:jw@hnist.edu.cn